发布日期:2025-04-07 14:58:00
1
孕妇保健
孕期营养:孕妇应摄入富含蛋白质、维生素、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的食物,如瘦肉、鱼类、蛋类、新鲜蔬菜水果、全谷物等,同时要注意补充叶酸,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。
定期产检: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产检,通过超声检查、唐筛、糖耐等各种检查项目,及时了解胎儿发育情况和孕妇身体状况,以便发现问题尽早处理。
适当运动:孕期可进行适量运动,如散步、孕妇瑜伽等,有助于控制体重增长,增强体力,利于自然分娩,也能缓解孕期不适。
2
产妇保健
产后护理:产后要注意个人卫生,保持外阴清洁,防止感染。观察恶露情况,如有异常及时就医。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睡眠,促进身体恢复。
母乳喂养: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,有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、促进婴幼儿的骨骼发育、增加新生儿出生后的免疫力、减低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等。
母乳中的酪蛋白、清蛋白有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,母乳中的钙磷比例更有助于钙的吸收,促进婴幼儿的骨骼发育;母乳中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,可以增加新生儿出生后的免疫力;母乳喂养的婴幼儿未来发生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相对减少。
母乳喂养期间要注意休息,保证充足的睡眠。母亲要适当增加富含蛋白质、钙、铁的食物摄入,如羊肉、鸡蛋、排骨、黄豆等,提供身体所需营养。
产后康复:产后42天左右可进行产后康复检查,了解子宫、盆底肌等恢复情况。如有盆底肌松弛等问题,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。
3
新生儿保健
喂养:新生儿提倡母乳喂养,出生后半小时内即可让婴儿吸吮乳头。若无法母乳喂养,可选择合适的配方奶。喂奶后要注意拍嗝,防止吐奶。
皮肤护理:新生儿皮肤娇嫩,要保持清洁和干燥。勤换尿布,防止红臀。洗澡时要用温水和婴儿专用沐浴产品,动作轻柔。
预防接种: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,按时给新生儿接种疫苗,如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卡介苗和乙肝疫苗,预防相应疾病。